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午间阅读 | 火星大舞台

来源:大舞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很多浪漫的科幻影片中,太空行走仿佛是宇航员的家常便饭。宇航员也常常回忆第一次走出舱门看到浩瀚宇宙和蓝色星球——除了登月之外,所有人类进行过的太空行走都是在绕地球

在很多浪漫的科幻影片中,太空行走仿佛是宇航员的家常便饭。宇航员也常常回忆第一次走出舱门看到浩瀚宇宙和蓝色星球——除了登月之外,所有人类进行过的太空行走都是在绕地球飞行的近地轨道上——时的震撼。

既然是奔赴火星,就是去尝试,去冒险,不可能不准备好牺牲,没有万全之策。当探险的目标和生命发生潜在冲突的时候,孰轻孰重,是跨越不同文化和不同时空的冲突焦点。

本文约5050字

阅读大概需要 13 min

文 |吴晨

photo |图虫创意

对于从地球到月球的那一天的旅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五名宇航员说法不一。中国宇航员王璐和俄罗斯宇航员米沙都说看到太空舱里失火,自己的第一反应是必须用袋子装着水来灭火。王璐是化学家,而米沙是在太空生活最久的宇航员,两个人都超快反应,灭火就好像用紫金葫芦收服了孙悟空一样。指令长美国宇航员格林虽然不太愿意对事故过多评论,还是承认自己的行为太过鲁莽,竟然脱下汗湿了的T恤去吸纳泄露的化学品,导致失火。非洲裔英国宇航员奎西却认为格林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因为如果没有奎西的快速反应,扑面而来的化学品可能给自己带来巨大伤害。印度裔宇航员拉姆虽然不在现场,却也坚定地站在指令长格林一边,认为是她指挥得当,避免了全球火星探测的努力“出师未捷身先死”。NASA控制中心的专家安慰格林说,她第一时间扑向危险的反应是值得敬佩的。王璐和米沙却质疑格林的领导力,认为越是危机时刻越得镇定,越得听从专家的意见。飞往火星这么长的旅程,容不得指令长格林一再犯错。

太空船里最怕的就是三件事:火灾、缺氧和水处理系统出问题。一个几十吨重的飞船,只有两三台大巴车大小,却要提供暴露在太空的宇航员几乎所有的保护,提供空气和水、遮蔽辐射、还要营造重力环境。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后果难以设想。美国和苏联都曾经发生过飞船在实验阶段因为内部火灾而令宇航员牺牲的惨剧。但太空旅行中最可怕的其实还不是这些,而是宇航员的内部矛盾。在浩瀚宇宙,他们只有相互之间能有所依靠,但如果从一开始就生嫌隙,这趟冒险旅程的前景可就不容乐观了。

在奈飞的新剧《远漂》(Away)中,长途太空旅行中几乎能想象到的灾难都发生了,比如火灾或者缺水,当然也包括内讧和近乎哗变的行为。而这部剧的最大看点,恰恰是尽可能还原太空旅行中硬科技的场景,同时以这一缩微空间为舞台,上演一场考验人性弱点的压力测试,也同时探究多元文化的冲突,探索突破各种边界的可能性。

硬科技外壳

既然营造的是全人类第一次登陆火星的创举,当然需要展示硬核科技,越写实的演绎越真实。

英国宇航员奎西在太空中的第一天所能做的就是对着一个塑料袋子呕吐。这是初入太空的宇航员常有的晕天现象。在美国宇航员凯利的自传《忍耐》(Endurance)中就记录了晕天的案例,而且并不是只限于新手。凯利第一次上太空,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后,他从驾驶台飘到后方,看见两个经验丰富(已经上过太空)的宇航员,都头蒙在呕吐袋里面。在太空晕天的感觉和海上晕船差不多。

从月球出发不久,太空船阿特拉斯号(意为地图)的第三片电池板没有正常打开,开启了下一场硬核的高科技展示。阿特拉斯号的设计很新颖,从主舱伸出两只长臂,长臂的尽头是宇航员的休息舱。长臂围绕主舱旋转,为休息舱营造了类似地球的引力。同时主舱的前部还伸出三叶草般三片巨型电池板,为太空船提供动力。如果一片电池打不开,阿特拉斯号就不会有足够能量支撑奔赴火星的旅程。

在很多浪漫的科幻影片中,太空行走仿佛是宇航员的家常便饭。宇航员也常常回忆第一次走出舱门看到浩瀚宇宙和蓝色星球——除了登月之外,所有人类进行过的太空行走都是在绕地球飞行的近地轨道上——时的震撼。1965年第一位太空行走的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舱门后就感叹着对莫斯科报告说:“地球绝对是圆的!”列昂诺夫的太空行走很短,只有12分钟,结果他却发现自己差一点没能回去,因为舱口太小,而他的太空服因为设计问题在太空中被撑大了。

凯利更真实记录了自己的感受,他第一次出舱时感受到的方向错乱,就好像一下子从打开的天窗爬上了车顶。和凯利一起太空行走的俄罗斯宇航员回到加压舱之后脸色煞白,因为他的系绳断了,如果不是被太阳能电池板挡了一下,让他转身抓住了一个把手,他就可能变成围着地球转的一颗卫星。

文章来源:《大舞台》 网址: http://www.dwtzz.cn/zonghexinwen/2020/0923/398.html



上一篇:官渡区举办第七届非公党建文化大舞台 庆祝改革
下一篇:高台民歌,从田间炕头迈向大舞台

大舞台投稿 | 大舞台编辑部| 大舞台版面费 | 大舞台论文发表 | 大舞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舞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