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教会大凉山小朋友说普通话 这个美女老师带他们

来源:大舞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周翼 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肖洋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四川好声音。10月19日,2021“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四川分站赛正式启动。今年,四川分站赛围绕“奋斗百年路·启航

周翼 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肖洋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四川好声音。10月19日,2021“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四川分站赛正式启动。今年,四川分站赛围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乡村振兴”“小康圆梦”“城市更新”“一带一路”等主题,按照人物纪实类、文化传播类和生活创意类三个类别进行征集,组委会还设置了总额10万元的奖金。对于四川分站赛中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不仅有奖金还将选送参加全国大赛。

自活动启动以来,组委会已经收到了不少好故事的短视频作品。今天,我们随着镜头、图片和文字走近凉山州雷波县的两位坚守在乡村的老师,讲述他们扎根山乡教孩子们学说普通话的故事。

马黑补洗和孩子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教会孩子说普通话 插上飞翔的翅膀

她带孩子走上北京大舞台

“爸爸,妈妈。”“老师,你好!”这些是不是你从咿呀学语时,就会说的句子?但对于大凉山的许多彝族孩子来说,要用普通话说出这些简单的句子,却一点也不“普通”。

美女教师马黑补洗经历了这个从普通到不普通再到普通的历程。

2016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马黑补洗,放弃县城稳定的工作,成为了雷波县马处哈三峡新村“一村一幼”的辅导员。

马黑补洗和孩子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她还记得,那时候,幼教点的辅导员基本上都是用彝语和孩子们交流。当她走进这个幼教点的时候,孩子们傻傻地望着她,也不说话。仿佛,说着普通话的她是一名天外来客。

在马黑补洗的眼里,这些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的孩子,就像折断翅膀的天使,只能将对这个世界所有的好奇埋在心里。

为了给孩子们插上飞翔的翅膀,早在2015年10月,凉山彝族自治州就开始推行了“一村一幼”政策,率先在全国实施15年义务制教育。2018年7月,原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启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2019年扩展到乐山市“两县一区”。

马黑补洗回忆,原本准备放弃这份工作了,“回家后看到自己的两个孩子,又觉得那些孩子需要自己的帮助,于是,我选择了坚持下去。”

马黑补洗把凉山的孩子们带到北京(受访者供图)

为了拉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马黑补洗总会带点糖果和零食到幼教点。从最简单的词语开始,“爸爸,妈妈。”“老师,你好!”洗手的时候学习“洗手”这个词,洗脸的时候学习“洗脸”,先用彝语交流,再翻译成普通话,一遍一遍地重复,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孩子们逐渐有了交流的自信,生活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2018年,马黑补洗带着自己的2名学生走进北京,参加了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的“学前学普通话”汇报演出。“看着孩子们能够走出大山,变得越来越好,我感到非常自豪。”马黑补洗说到。


丁克以和孩子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校门口那声“早上好,丁老师!”令他沉醉

他想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凉山

正如彝族教师阿汝洛日的《可爱的你》歌词所写,“你就像一只默默燃烧的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虽然你没有雄伟的身影,却给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一样,为了让学前儿童“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凉山州1.6万“一村一幼”辅导员就像一束又一束光,照亮着孩子们前行的路。

今年46岁的丁克以,正是其中的一束光。

1996年,丁克以成为马颈村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2016年成为雷波县千万贯乡马颈村“一村一幼”教学点的辅导员。

“刚成为代课老师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只有30元,学校条件也很差,每次刮风下雨教室就要漏水,我还背自家的瓦去修补过。”丁克以说,“既然我走不出大山,就一定要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去。”

文章来源:《大舞台》 网址: http://www.dwtzz.cn/zonghexinwen/2021/1028/1021.html



上一篇:朱之文百万大舞台倒闭,元凶竟是她,事实真的
下一篇:刘雨昕的梦想是站上大舞台

大舞台投稿 | 大舞台编辑部| 大舞台版面费 | 大舞台论文发表 | 大舞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舞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